当前位置:首页 >> 中草药大全 >> 海蛤壳
中药大全 功效分类 归经分类 拼音查找 药性分类 药味分类 药用部位分类

海蛤壳

时间:2020-10-20 16:48来源:普瑞养生网

【导读】海蛤壳别名蛤壳、黄蛤、白利壳。生于浅海泥沙中。辽宁至海南岛沿海均有分布。主要有清肺、化痰、软坚、利水、制酸、敛疮的功效。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清化热痰药。

快速导航

海蛤壳是什么

【中药名】海蛤壳 haigeke

【别名】蛤壳、黄蛤、白利壳。

【英文名】Concha Meretricis Seu Cyclinae。

【来源】帘蛤科动物文蛤Meretrix meretrixL.的贝壳。

【动物形态】贝壳呈扇形或类圆形,背缘略呈三角形,腹缘呈圆弧形,壳顶突出,位于背面,稍靠前方。壳外面光滑,被有一层黄褐色光亮如漆皮的壳,同心生长纹清晰,通常在背部有锯齿状或波纹状褐色花纹,壳内面白色,边缘无齿纹,前后缘有时略带紫色,铰合部较宽,右壳有主齿3个及前侧齿2个,左壳有主齿3个及前侧齿2个。

【产地分布】生于浅海泥沙中。辽宁至海南岛沿海均有分布。

【采收加工】春、秋季捕捞,去肉取壳,洗净晒干。

【药材性状】扇形或类圆形,背缘略呈三角形,腹缘呈圆弧形,长3~10厘米,宽2~8厘米。壳顶突出,稍靠前方。外表面光滑,黄褐色,同心状生长纹清晰,背部常有锯齿状或波状褐色花纹。内面乳白色,边缘无齿纹。质坚硬,断面有层纹。气无,味淡。

【主要成分】含碳酸钙、壳角质、甲壳素等。经测试含钙、钠、铝、钡、钴、铬、铜、铁、镁、锰、磷、锶、锌等元素。本品有抗肿瘤作用;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。龀外还有抗炎、降血脂、抗血小板凝集作用。

海蛤壳的功效与作用

【性味】

咸,平。

①《本经》:味苦,平。

②《吴普本草》:歧伯:甘。扁鹊:咸。

③《别录》:咸,无毒。

④《药性论》:味咸,有小毒。

【归经】

①《本草汇言》:入手足太阳、阳明经。

②《要药分剂》:入心、肾二经。

【炮制】

蛤壳:洗净、晒干,碾成碎块。煅蛤壳:取净蛤壳置无烟火上煅至红透,取出放凉,碾碎即成。蛤粉:将煅蛤壳碾至极细成粉末状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清热,利水,化痰,软坚。治热痰喘嗽,水肿,淋病,瘿、瘤,积聚,血结胸痛,血痢,痔疮,崩漏,带下。

①《本经》:主治咳逆上气,喘息,烦满,胸痛寒热。

②《别录》:疗阴痿。

③《药性论》:治水气浮肿,下小便,治嗽逆上气,项下瘤瘿。

④《唐本草》:主十二水满急痛,利膀胱、大小肠。

⑤《四声本草》:止消渴,润五脏。

⑥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呕逆,阴痿,胸胁胀急,腰痛,五痔,妇人崩中、带下病。

⑦《纲目》:清热利湿,化痰饮,消积聚,除血痢,妇人血结胸,伤寒反汗,搐搦,中凤瘫痪。

⑧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治淋疾,并有利尿之功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2~4钱;或入丸、散。

【注意】

①《本草经集注》:蜀漆为之使。畏狗胆、甘遂、芫花。

②《本草汇言》:病因热邪痰结气闭者宜之,若气虚有寒,中阳不运而为此证者,切勿轻授。

海蛤壳的选方

①治咳喘痰多:海蛤壳半夏、桑皮、苏子、贝母各三钱,栝蒌五钱。水煎服。(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)

②治痰饮心痛:海蛤(烧为灰,研极细,过数日,火毒散,用之)、瓜蒌仁(蒂穰同研)。上以海蛤入瓜蒌内,干湿得所为丸。每服五十丸。(《医学纲目》)

③治水肿,咳逆上气,坐卧不得:海蛤一两(细研),甜葶苈一两(隔纸炒令紫色),汉防己一两,杏仁一分(汤浸。去皮、尖、双仁,麸炒微黄),甘遂一两(煨令微黄),桑根白皮一两(锉)。上药,捣罗为末,以枣肉和,捣二三百杵,丸如梧桐子大。每于食前,以大麻子汤下七丸。(《圣惠方》)

④治小儿疳永,肿满气息:海蛤、泽泻、防己各一分,萝卜子三十粒。上为末。三岁一钱,酒调下,连进二服,小便利,即效。(《普济方》海蛤散)

⑤治水气头面浮肿,坐卧不安或嗽喘者:海蛤(捣研如面)一两,甘遂三分(为末,绢罗如面,用白面和作剂),郁李仁(汤浸去皮,微炒,研)一两一分。上三味,以桑根白皮一两,用水二升煮,如嫩,即加干枣三十枚,擘破,同煮取一升,去滓,取入前件药,和,如作索饼法,煮令熟,看冷暖得所,空腹服食。须臾快利,小便甚多。勿怪。(《圣济总录》海蛤索饼)

海蛤壳配伍应用

1、配黄芩:黄芩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善入肺经,为清利上焦湿热的要药;海蛤壳清肺热,化热痰,调气机。二药合用,清热泻火,化痰止咳喘,用于痰火气闭之咳嗽效佳。

2、配瓜蒌:瓜蒌清肺化痰,利气宽胸;海蛤壳清肺泻热,祛湿化痰。二药合用,泻热化痰力强,多用于痰热内结、咳痰黄稠、胸闷气喘者。

3、配海藻:海藻功专软坚散结,消痰化瘿;海蛤壳清肺化痰、消症化结。二药合用,软坚散结之力增强,盖瘿瘤、瘰疬为患,无非痰火凝络所致,二药苦能泻结,咸能软坚消痰,寒能清热泻火,火去痰消,瘿瘤、瘰疬岂能不散?故二药常配伍应用于以上二证。

4、配乌贼骨:乌贼骨功专收敛,具制酸止痛、收涩生肌之效,尚能止血敛疮,海蛤壳煅后用亦具制酸止疼之功,二药合用,其效增强,用于胃溃疡之胃痛、泛酸或溃疡出血者有效。

海蛤壳临床应用

临床应用:

(1)治痰火咳嗽,有喘满、胸闷、痰多而黏稠难出者(例如肺气肿之咳嗽)较适合。现代用之配海浮石、猪胆粉等治慢性气管炎合并感染,有解痉,镇咳,祛痰作用,方如蛤蛆片。

(2)治瘿瘤。前人已观察到本品配海带、海藻海螵蛸、海昆布等能治气肿、瘿瘤。现代用海蛤粉配海螺、海藻、海螵蛸、昆布制成“四海舒郁丸”,治甲状腺癌有一定疗效。

(3)用于利湿、收敛,治淋浊(配滑石冬葵子木通等)、白带(配黄柏、椿根白皮等)。

此外,海蛤粉内服有用于治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,外用配轻粉青黛、黄柏、煅石膏等,制成蛤粉膏治酒渣鼻,都有较好疗效。

附:海蛤壳与海浮石比较:两者都能清热化痰,适用于痰粘不易咳出,其区别为1、用于风邪热咳时,海浮石较好,用于肺气肿喘息性慢性气管炎之类,海蛤壳效力较优;2、海蛤壳还能入血分散淤滞,如《伤寒论》治妇人热入血室,发病如狂者,除针刺期门穴,还用小柴胡汤加桃仁、海蛤壳以消散瘀热。

用量:3~9g,入丸(片)、散剂为主。

处方举例:

蛤蛆片(福建龙溪地区方):海蛤粉280克,海浮石240克,海蚬壳240克,猪胆粉40克,共为细末,混均制成药片1000片,每片0.8克。每日三次,每次4片。副作用偶有腹泻、疲乏、头晕,但停药后即自行消失。

四海舒郁丸(《疡医大全》):海蛤粉6g,海带60g,海藻60g,海螵蛸60g,青木香15g,陈皮6g,工研细末,炼蜜为丸,每日二次,每服9g。

附:文蛤为海蛤之一种,其贝壳有花纹,故名,性味功能与海蛤同。

注:

(1)除以上两种蛤壳外有些地区以珠蚌壳作蛤壳用,如背瘤丽蚌、顶瘤丽蚌壳大而厚,壳内面乳白色平滑,有珍珠样光彩。产于淡水湖泊中。

(2)历代本草均载有海蛤。《证类本草》附图包括青蛤与文蛤两种。李时珍说:“海蛤者,海中诸蛤烂壳之总称,不专指一蛤也”。可见古代诸蛤皆入药。淡水蚌类之壳能否通用尚待研究。

扩展阅读:鳖甲 | 人参叶 | 车前草 | 决明子 | 灯心草 | 

相关阅读
海蛤壳图谱大全
本类排行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