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17-01-20 16:12来源:普瑞养生网
【导读】【簕苋菜】专题簕苋菜为您推荐簕苋菜是什么|簕苋菜的功效与作用|簕苋菜的附方|簕苋菜的食用方法|簕苋菜的药理作用|簕苋菜图片等症状!簕苋菜具有凉血止血;清利湿热;解毒消痈的 功效,主治胃出血;便血;痔血;胆囊炎;胆石症;痢疾;湿热泄泻;带下;小便涩痛;咽喉肿痛等症状!
【别称】称刺苋、野苋菜、土苋菜、猪母菜、野勒苋、刺刺草、野刺苋莱、酸酸苋、刺苋菜
【药材基源】为苋科植物刺苋的全草或根。
【采收和储藏】春、夏、秋三季均可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【原形态】
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0.3-1m。多分枝,有纵条纹,茎有时呈红色,下部光滑,上部稍有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1-8cm,无毛,在其旁有2刺;叶片卵状披针形或菱状卵形,长4-10cm,宽1-3cm,先端圆钝,基部楔形,全缘或微波状,中脉背面隆起,先端有细刺。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,长3-25cm;花单性,雌花簇生于叶腋,呈球状;雄花集为顶生的直立或微垂的圆柱形穗状花序;花小,刺毛状苞片约与萼片等长或过之,苞片常变形成2锐刺,少数具1刺或无刺;花被片绿色,先端急尖,边缘透明;萼片5;雄蕊5;柱头3,有时2。胞果长圆形,在中部以下为不规则横裂,包在宿存花被片内。种子近球形,黑色带棕黑色。花期5-9月,果期8-11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野生于荒地或园圃地。
【资源分布】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陕西等地。
【性状】
性状鉴别 主根长圆锥形,有的具分枝,稍木质。茎圆柱形,多分枝,棕红色或棕绿色。叶互生,叶片皱缩,展平后呈卵形或菱状卵形,长4-10cm,宽1-3cm,先端有细刺,全缘或微波状;叶柄与叶片等长或稍短,叶腋有坚刺1对。雄花集成顶生圆锥花序,雌花簇生于叶腋。胞果近卵形,盖裂。气微,味淡。
【性味】甘;性微寒
【功能主治】
凉血止血;清利湿热;解毒消痈。主胃出血;便血;痔血;胆囊炎;胆石症;痢疾;湿热泄泻;带下;小便涩痛;咽喉肿痛;湿疹;痈肿;牙龈糜烂;蛇咬伤。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9-15g,鲜品30-6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汤熏洗。
【注意】
《广西中药志》:“虚痢日久及孕妇忌服。”《福建药物志》:“根据民间经验,本品有小毒,服量过多有头晕、恶心、呕吐等副作用。经期、孕期禁服。”
簕苋菜是老百姓十分喜爱食用的野菜,野簕苋菜之所以为民间所喜爱,是因为从现代营养学来说,富有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能量、钙、磷、铁、维生素A以及维生素B1、B2和C等。所含的维生素A和尼克酸比茄果类蔬菜高2倍以上,钙的含量比菠菜高3倍,且又不含不易被人体吸收的草酸,含钾也很丰富。中医以为它能清热祛湿,尤其祛湿功效十分显著,难怪在广东民间十分推崇它作为暑日时大肠湿热的治疗之用。
簕,方言,两广等地将竹上的刺称作簕。本品苞片常变形为锐刺,犹如竹刺,故有簕苋菜、刺苋菜等名。
疴痢:生用2—4两,或干用1—2两,清水煎服,或加猪瘦肉同煎。
疴血:用法同上。
痔疮:干根1—2两,清水煎服并用叶煎水熏洗攻门。
湿热肚痛:干根1—2两,清水煎服。
小便刺痛用法同上。
簕苋菜头煲鲫鱼
原料:
鷚苋菜头8两,薏米1两,鲫鱼一条(8两—1斤),猪骨两小块,蜜枣两枚,姜、陈皮少量
做法:
(1)鷚苋菜头洗干净。鲫鱼、菜头和猪骨都要“飞水”(用水稍微煮熟,滤去水分)。薏米用清水浸泡30—60分钟。
(2)开镬下油,把鲫鱼整条煎香。
(3)把之前准备好的原料一起放进瓦煲里煲煮30分钟左右。
赤小豆簕苋菜头煲鲫鱼
立秋与处暑过后的天气,广东民间谓之“争秋夺暑”之时,而中医谓之“长夏”,可以理解为夏日的继续。中医在养生上说“长夏”,并认为“长夏主湿,脾主长夏”,即“长夏养脾”。从今年立秋之后连续的台风雨就更证实了中医的这一养生的理念。因而今日靓汤宜以健脾利水的赤小豆、袪湿簕苋菜头煲鲫鱼,为了此汤更鲜美好饮,鲫鱼宜煎至微黄,且加入少许猪瘦肉,诸物合而为汤,共奏清热袪湿、健脾生津之功,且老少皆宜。
材料:
赤小豆80克、簕苋菜头350克、薏米50克、红枣3个、鲫鱼1条、猪瘦肉50克、生姜4片。
做法:
各物分别洗净。赤小豆、薏米稍浸泡;簕苋菜头切段;鲫鱼宰洗净,煎至微黄,溅入少许清水。一起下瓦煲,加水2500毫升(约10碗量),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1个半小时,下盐便可。为3—4人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