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> 中草药大全 >> 猪牙皂
中药大全 功效分类 归经分类 拼音查找 药性分类 药味分类 药用部位分类

猪牙皂

时间:2016-02-01 16:05来源:普瑞养生网

【导读】【猪牙皂】猪牙皂专题为您介绍猪牙皂简介|猪牙皂别名|猪牙皂形态分布|猪牙皂的功效与作用|猪牙皂用法用量|猪牙皂附方|猪牙皂图片等,猪牙皂为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畸形果实,具有祛痰开窍,散结消肿的功效!

快速导航

猪牙皂简介

【别名】:暂无皂荚(《本经》),鸡栖子(《广志》),皂角(《肘后方》),猪牙皂角(《海上集验方》),牙皂(《本事方》),乌犀(《纲目》),小皂(《本经逢原》),眉皂、小皂荚(《中药志》)。

【药材类别】:果实/种子类

【产地和分布】:

原产中国长江流域,分布极广,多生于平原、山谷及丘陵地区。但在温暖地区可分布在海拔1600米处。主产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山东。此外,陕西、湖北、河北、山西、安徽、河南、江苏等地亦产

【入药部分】:

为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畸形果实(不育果实)。

【形态特征】:

干燥荚果呈圆柱形,略扁,弯曲作镰形,长5~10厘米,宽5~12毫米。表面紫棕色或紫黑色,被灰白色粉霜,擦去后有光泽,并有细小的疣状突起及线状裂纹,腹缝线突起呈棱脊状,背缝线突起不显著而有棕黄色纵纹。先端有喙状的花柱残基,基部有果柄残痕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外层棕黄色,中间黄白色,中心较软,有淡绿或淡棕黄色的丝状物与斜向网纹,纵向剖开可见排列整齐的凹窝,很少见种子。臭微,有刺激性,嗅其粉末则作喷嚏,味先甜后辣。以个小饱满、色紫黑、有光泽、无果柄、质坚硬、肉多而粘、断面淡绿色者为佳。

猪牙皂的鉴别与炮制

【鉴别】

(1)本品粉末棕黄色。石细胞众多,类圆形、长圆形或形状不规则,直径15~53μm 。纤维大多成束,直径10~25μm,壁微木化,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及少数簇晶,形成晶纤维;纤维束旁常伴有类方形厚壁细胞。草酸钙方晶长 6~15μm ;簇晶直径6~14μm。木化薄壁细胞甚多,纹孔及孔沟明显。果皮表皮细胞红棕色,表面观类多角形,壁较厚,表面可见颗粒状角质纹理。

(2)取本品粉末1g,加乙醇8ml ,加热回流5 分钟,放冷,滤过。取滤液 0.5ml,置小瓷皿中,蒸干,放冷,加醋酐3 滴,搅匀,沿皿壁加硫酸2 滴,渐显红紫色。

(3)取本品粉末1g,加水10ml,煮沸10分钟,滤过,滤液强烈振摇,即产生持久的泡沫(持续15分钟以上)。

【炮制】拣净杂质,洗净晒干,用时捣碎。

①《雷公炮炙论》:“凡使皂荚,须要赤腻肥并不蛀者,用新汲水浸一宿,铜刀削上粗皮,用酥反复炙,酥尽为度,捶去子,捣筛,(每)皂荚一两,(用)酥二分。”

②王好古:“凡用皂荚有蜜嵌、酥炙、绞汁、烧灰之异,各依方法。”

猪牙皂的功效与作用

祛痰开窍,散结消肿。用于中风口噤,昏迷不醒,癫痫痰盛,关窍不通,喉痹痰阻,顽痰喘咳,咯痰不爽,大便燥结;外治痈肿。

①《本经》:主风痹死肌,邪气,风头泪出,利九窍。

②《别录》:疗腹胀满,消谷,除咳嗽囊结,妇人胞不落,明目益精。

③《药性论》:主破坚癥,腹中痛,能堕胎。将皂荚于酒中,取尽其精,煎之成膏,涂帛,贴一切肿毒,兼能止疼痛。

④《日华子本草》:通关节,除头风,消痰,杀劳虫。治骨蒸,开胃及中风口噤。

⑤王好古:按肝风,泻肝气。

⑥《本草会编》:烧烟,熏久痢脱肛。

⑦《纲目》:通肺及大肠气,治咽喉痹塞,痰气喘咳,风疠,疥癣。

⑧《本草述》:主治中暑风,喉塞肿痛,风邪痫疾,风涎眩晕,胸膈痞塞,痰逆呕吐反胃,除风湿肿淌,利二便关膈。

猪牙皂的使用

【用法用量】:

内服:煎汤,0.5~1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煎水冼,研末掺或调敷,吹鼻,熬膏涂,烧烟熏。

【注意事项】:

体弱者及孕妇忌服。孕妇及咯血、吐血患者禁用。

①《本草经集注》:青葙子(一作柏实)为之使。恶麦门冬。畏空青、人参苦参

②《品汇精要》:妊娠不可服。

③《本草备要》:年老气虚人忌用。

④《得配本草》:阴虚痰盛,热极生风者禁用。

猪牙皂附方

①治卒中风,风涎潮于上膈,痹气不通,昏昏若醉,形体惛闷,四肢不收,或倒或不倒,或口角似利微有涎出:猪牙皂角四挺(削去黑皮),晋矾一两。二味同捣罗为细末,再研为散,如有患者,可服半钱,重者三字匕,温水调灌下,不大呕吐,只是微微涎稀冷出,或一升二升,当时惺惺,次缓而调治,不可便大段吐之,恐过,伤人命。(孙用和救急稀涎散)

②治中风口噤不开,涎潮壅上:皂角一挺(去皮),猪脂涂炙黄色,为末,每服一钱,温酒调下,气壮者二钱,以吐出风涎为度。(《简要济众方》)

③治诸窍不通,因气、因痰、因风、因火,暴病闭塞者:猪牙皂荚(去皮、弦、子,炒),为细末,吹入鼻内即通。(《本草汇言》)

④治卒头痛:皂荚末吹鼻中,令嚏则止。(《斗门方》)

⑤治脑宣:皂角(去皮、弦、子)蜜炙捶碎,水中揉成浓汁,熬成膏子,鼻内搐之,口中咬箸,良久涎出为度。(《儒门事亲》)

⑥治风邪痫疾:皂荚(烧存性)四两,苍耳根茎叶(日干)四两,密陀僧一两。为末,成丸梧子大,朱砂为衣,每服三四十丸。枣汤下,日二服,稍退,只服二十丸。(《永类钤方》抵柱丸)

⑦治急喉闭,逡巡不救:皂荚(去皮子)生半两,为末,每服少许,以箸头点肿处,更以醋调药末,厚敷项下,须臾便破,少血出即愈。(《灵苑方》)

⑧治咽喉肿痛:牙皂一挺(去皮,米醋浸炙七次,勿令太焦)。为末,每吹少许,八咽吐涎即止。(《圣济总录》)

⑨治咳逆上气,时时唾浊,但坐不得眠:皂荚八两(刮去皮,用酥炙)末之,蜜丸梧子大,以枣膏和汤服三丸,日三夜一服。(《金匮要略》皂荚丸)

⑩治一切阳邪积滞,凡气积、血积、虫积、食积、伤寒、实热秘结等证:牙皂角(耖微黄)一两六钱,川大黄一斤。上为末,用汤浸蒸饼捣丸,绿豆大,每用五分或一钱、或二、三钱,酌宜用引送下,或用蜜为丸亦可。(《景岳全书》百顺丸)

⑾治大小便不通,关格不利:烧皂荚细研,粥饮下三钱。(孙思邈)

⑿治霍乱转筋:皂荚末,吹一小豆入鼻中,得嚏便瘥。(《梅师集验方》)

⒀治足上风疮作痒甚者:皂角炙热烙之。(《纲目》)

⒁治肾风阴痒:稻草烧皂角,烟熏十余次,即止。(《济急仙方》)

⒂治卒外肾偏疼:皂荚和皮为末,水调敷之。(《梅师集验方》)

⒃治鼻齆:炙皂荚,末之,如小豆,以竹管吹鼻中。(《千金方》)

⒄治小儿头疮粘肥及白秃:皂角烧黑,为末,去痂敷之。(《卫生杂兴》)

⒅治吹乳:猪牙皂角(去皮、弦),蜜炙为末,酒调服之。(《袖珍方》)

⒆治风热牙痛:皂角一挺,去子,入盐满壳,仍加白矾少许,黄泥固济,煅研,每日擦之。(《杨诚经验方》)

⒇治脚气肿痛:皂角、赤小豆。为末。酒醋调贴肿处。(《永类钤方》)

扩展阅读:瓦松 | 蛇床子 | 鸡骨草 | 藏菖蒲 | 玄参 | 

相关阅读
猪牙皂图谱大全
本类排行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