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> 中草药大全 >> 马兜铃
中药大全 功效分类 归经分类 拼音查找 药性分类 药味分类 药用部位分类

马兜铃

时间:2016-04-25 11:09来源:普瑞养生网

【导读】【马兜铃】专题马兜铃为您介绍马兜铃是什么|马兜铃的功效与作用|马兜铃的附方|马兜铃的临床应用|马兜铃的药理作用|马兜铃的配伍应用等,马兜铃具有清肺降气,化痰止咳的功效,用于肺热喘咳、痰中带血,咯血,失音,痔瘘肿痛等症状

快速导航

马兜铃是什么

【拼音名称】Ma Dou Ling

【别名】水马香果、蛇参果、三角草、秋木香罐。

【科属】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或马兜铃的成熟果实。

【产地】北马兜铃主产于黑龙江、吉林、河北等地;马兜铃主产于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等地。

【性味归经】苦、微辛,寒。归肺、大肠经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-9g;或入丸、散。

【禁忌注意】虚寒咳喘及脾弱便泄者慎服。

【形态特征】

北马兜铃

草质藤本。叶纸质;叶柄柔弱,长2-7cm;叶片卵状心形或三角状心形,长3-13cm,宽3-10cm,先端短尖或钝,基部心形,两侧裂片圆形,下垂或扩展,边全缘;基出脉5-7条。总状花序有花2-8朵生于叶腋;花序梗和花序轴极短或近无;花梗长1-2cm,小苞片卵形,具长柄;花被长2-3cm,基部膨大呈球形,向上收狭呈一长管,内面具腺体状毛,管口扩大呈漏斗状;檐部一侧极短,有时边缘下翻或稍2裂,另一侧扩大成舌片;舌片卵状披针形,先端长渐尖具延伸成1-3cm线形而弯扭的尾尖,黄绿,常具紫色纵脉和网纹;花药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;子房圆柱形,6棱;合蕊柱先端6裂,裂片向下延伸成波状圆环。朔果宽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,长3-6.5cm,先瑞圆形而微凹,6棱,成熟时由基部向上6瓣开裂;果便下垂,随果开裂。种子三角状心形,扁平,有小疣点,具浅褐色膜质翅。花期5-7月,果期8-10月。

马兜铃

草质藤本。根圆柱形。茎柔弱,无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l-2cm,柔弱;叶片卵状三角形、长圆状卵形或戟形,长3-6cm,基部宽1.5-3.5cm,先端钝圆或短渐尖,基部心形,两侧裂片圆形,下垂或稍扩展;基出脉5-7条,各级叶脉在两面均明显。花单生或2朵聚生于叶腋;花梗长l-1.5cm;小苞片三角形,易脱落;花被长3-5.5cm,基部膨大呈球形,向上收狭成一长管,管口扩大成漏斗状,黄绿色,口部有紫斑,内面有腺体状毛;檐部一侧极短,另一侧渐延伸成舌片;舌片卵状披针形,顶端钝;花药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;于房圆柱形,6棱;合蕊柱先端6裂,稍具乳头状凸起,裂片先端钝,向下延伸形成波状圆环。蒴果近球形,先端圆形而微凹,具6棱,成熟时由基部向上沿空间6瓣开裂;果梗长2.5-5cm,常撕裂成6条。种子扁平,钝三角形,边线具白色膜质宽翅。

马兜铃的功效与作用

【功效】清肺降气,化痰止咳。用于肺热喘咳、痰中带血,咯血,失音,痔瘘肿痛。清肺降气,止咳平喘,清肠消痔。

用于肺热咳喘,可配桑白皮、贝母。亦用于肺阴虚有热之咳喘,可配阿胶。

①《药性论》:“主肺气上急,坐息不得,咳逆连连不可。”
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“治痔瘘疮,以药于瓶中,烧熏病处。”

③《开宝本草》:“主肺热咳嗽,痰结喘促,血痔瘘疮。”

④《珍珠囊》:“利小便。主肺热,安肺气,补肺。”

⑤《本草求原》:“治肺中湿热,声音不清,痰喘咳嗽。小儿麻疹内陷,喘满声暗,宜加用之。”

⑥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“治咯血。”

【作用】

清肺降气

《本草经疏》曰:“马兜铃,入肺除热,丽使肺气下降。咳嗽者,气升之病也,气降热降,嗽自平矣。痰结喘促,亦肺热病也,宜并主之。甄权用以治肺气上急,坐息不得,咳逆连连不止,洁古用以清肺气,补肺,去肺中温热者,皆除热降气散结之力也。”

凉血止血

马兜铃味苦性寒,苦降泻热,寒能清热凉血,热去血自归经。可用于咯血,痔疮出血。

利水消肿

肺为水之上源。又主一身之表,外合皮毛。如肺为风邪所袭,气失宣畅,不能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,以致风遏水阻,风水相搏,流溢于肌肤,发为水肿。治用马兜铃辛散宣肺,利尿消肿。如《珍珠囊》:“马兜铃,利小便。”《千金方》载“治久水腹如大鼓者,水煮马兜铃服之。”

肺热咳喘。本品性寒质轻,主入肺经,味苦泄降,善清肺热,降肺气,又能化痰。故热郁于肺,肺失肃降,发为咳嗽痰喘者最宜,常配桑白皮、黄芩枇杷叶等同用;治肺虚火盛,喘咳咽干,或痰中带血者,则配阿胶等同用,以养阴清肺止咳平喘,如补肺阿胶散(《小儿药证直诀》)。

痔疮肿痛或出血。本品又入大肠经,能清除大肠积热而治痔疮肿痛或出血,常配生地白术等药内服,也可配地榆、槐角煎汤熏洗患处。

此外,又能清热平肝降压而治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者。

马兜铃的附方

1.治伤寒后肺气喘促:马兜铃一分,木通(锉)一两,陈橘皮(汤浸,去白。焙)半两,紫苏茎叶一分。上四味,粗捣筛。每服五钱匕,水一盏半,入灯芯十五茎,枣三枚(劈破,同煎至七分,去滓,食后温服,日二。(《圣济总录》马兜铃汤)

2.治肺脏虚实不调,痰滞咳嗽,面目浮肿,颊赤虚烦:马兜铃、麻黄(去节)、五味子(炒)、甘草(炙)各一两。上捣筛,每服三钱,水盏,入砂糖少许,同煎至六分,食后临卧去滓温服。(《普济方》马兜铃汤)

3.治肺热咳嗽,气急喘促:马兜铃七枚,桑根白皮(锉)三两,甘草(炙)二两,升麻一两,灯芯一小束。上五味(口父)咀,如麻豆大。每服五钱匕,水一盏半,煎至八分,去渣温服,一日三次。(《圣济总录》)

4.治久嗽不愈:用马兜铃五钱,蒌仁霜二钱,北五味一钱。俱炒共为末,每服一钱,早晚食后白汤调送。(《本草汇言》)

5.治血痔诸瘘疮:用马兜铃一两,甘草五钱,怀生地,于白术各二两。作五剂,水煎服。(《本草汇言》)

6.治久水,腹肚如大鼓者:水煮马兜铃服之。(《千金要方》)

7.治肺气热闭,下为癃闭或为淋涩:用马兜铃、怀生地各三钱,生甘草一钱,茯苓、木通、灯芯草各一钱五分。水煎服。(《本草汇言》)

8.治心痛:大马兜铃一个,灯上烧存性,为末,温酒服。(《摘玄方》)

9.治瘰疬久不消:用马兜铃三钱,当归、生地各二钱,牡丹皮一钱。日饮一剂,渐消。(《本草汇言》)

10.治鼻渊:马兜铃五钱,麻黄三钱,五味子一钱,甘草一钱,水二钟,煎一钟。加黑砂糖少许。卧时温服即愈。(《外科大成》马兜铃散)

11.治肺气喘嗽:马兜铃二两(只用里面子,去却壳,酥半两,入碗内拌和匀,慢火炒干),甘草一两(炙)。二味为末,每服一钱,水一盏,煎六分,温呷,或以药末含咽津亦得。(《简要济众方》)

12.治小儿肺虚,气粗喘促:阿胶一两五钱(麸炒),鼠粘子(炒香)、甘草(炙)各二钱五分,马兜铃五钱(焙),杏仁七个(去皮、尖),糯米一两(炒)。上为末,每服一、二钱,水一盏,煎至六分,食后温服。(《小儿药证直诀》阿胶散)

13.治久水腹肚如大鼓者:水煮马兜铃服之。(《千金方》)

14.治心痛:大马兜铃一个,灯上烧存性,为末,温酒服。(《摘元方》)

马兜铃的药理作用

止咳作用

从小鼠食道给磷酸可待因60mg/kg、马兜铃50%乙醇浸液浓缩液10g/kg(2g/ml)及同体积水,连续给药3日,于末次给药1小时恒压(0.5kg/cm)喷雾浓氨水(25-28%)刺激一定时间后,观察1分钟内出现3次典型咳嗽为阳性反应。说明马兜铃对电刺激猫喉上神经引咳的自身比较具有明显镇咳作用。

平喘作用

离体豚鼠支气管肺灌流试验证明1%浸剂可使其舒张,并能对抗毛果芸香碱、乙酰胆碱及组胺所致的支气管痉挛,但不能对抗氯化钡引起的痉挛。马兜铃去乙醇浸液0.5ml(2g/ml)能显著抑制0.5ml组胺(10g/ml)致痉的豚鼠离休气管平滑肌,表明具有一定的平喘作用。

祛痰作用

用测定麻醉兔呼吸道粘液分泌的方法证明口服马兜铃煎剂(1g/kg)有微弱的祛痰作用,效果不如紫苑天南星。对正常大鼠血压的影响:大鼠用乌拉坦腹腔注射轻度麻醉后,仿Kersten法测鼠脚血压,从食道给马兜铃10g/kgx2日,于给药后1.5小时,测各鼠血压,结果马兜铃对正常大鼠血压无明显的降压作用。

抗炎作用

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:马兜铃10g/kg对20ul/只皮内注射组胺(50ug/ml)的所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。对大鼠炎性渗出和增生的影响:马兜铃不能抑制由巴豆所致的炎性渗出和增生。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的影响:马兜铃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组织增生无明显抑制作用。

抗菌作用

体外试验马兜铃水浸剂(1:4)对常见皮肤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。鲜北马兜铃果实及叶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,果实的作用比叶强,除去鞣质后仍然有效,加热后抗菌作用减低或丧失,对绿脓杆菌无作用。

降压作用

马兜铃具有温和而持久的降压作用,适用于较早期的高血压病制剂及用法各地不尽相同,疗效亦略有差异。

马兜铃的临床应用

马兜铃具有温和而持久的降压作用,适用于较早期的高血压病

制剂及用法各地不尽相同,疗效亦略有差异。㈠醇浸煎剂:取马兜铃1斤捣碎,加入20%乙醇溶液3000毫升,置于密闭瓦罐中,时加振荡,浸渍1周后连罐嫩煮2/J埘,加压过滤,得药液约lOoo毫升,待凉后加入1/lO量的95%乙醇,摇?备用。每毫升约含生药0.5克。视病情轻重每日用12~20毫升,分3次食后服。观察Ⅰ、Ⅱ、Ⅲ期高血压病共121例,一般在服药5~15天后,血压即见下降,平均下降幅度为28/15毫米汞柱。

其中舒张压显著降低(21毫米汞柱以上)的29例(占24%),轻度降低(11~20毫米汞柱)的60例(占49.6%),合计有效降压率为73.6%。Ⅰ及Ⅱ期患者的疗效较晚期病人为佳。服药后降压曲线呈缓慢下降,也有部分病例呈波动状下降。

同时有3/4患者的临床症状(头昏、头痛、心悸、失眠等)得到显著改善或消失。停药后,早期病人大部分仍能保持正常,而Ⅱ期以后的大部分患者在停药20天至数月后即有回升趋势,但所达到的高度较治疗前为低;如再继续服药,仍可迅速见效。服药期间除少数病例有恶心感、腹泻、食欲减退外,未见其它副作用。经验认为,醇浸煎剂每日量以15毫升较为适宜,血压显著下降后仍应继续服药至少两周以上,长期服用亦不产生任何严重副作用。

㈡流浸膏:每500毫升含生药1斤。开始每日3次,每次2毫升,以后可逐渐增至5毫升。观察32例,经1个月左右治疗,平均降压26/15毫米汞柱,其中舒张压显著减低和轻度减低(标准同前)的分别占34.4%和25.0%,合计降压有效率为59.4%。一般于7~14天出现降压效果。

但对临床症状的改善尚不够完全满意,多数仍须结合其它方法随症治疗。服药后除个别病例发生恶心外,大多无不良反应。

㈢煎剂:每日用马兜铃15克,加水500毫升煎至半量,分3次食后服。37例患者服药15~25日后,舒张压显著下降者10例,轻度下降9例,无效16例,平均降压28/13毫米汞柱。停药后一部分病人血压一度回升,短期内均自然平复。观察时间最长者278日,血压未见回升。大部分病人症状亦有改善,其中以头痛、头昏改善最为显著。副作用主要为胃纳不佳和软弱,但多不影响治疗。

马兜铃的配伍应用

配杏仁,降气止咳。杏仁降逆平喘止咳,润肠通便;马兜铃清肺热,降气而止咳,且泻大肠热邪,二药相伍,宣清并施,有降气止咳,清热平嗽之效。用治肺热喘咳,大便秘结,痔疮肿痛,均有效验。

配阿胶,马兜铃味苦兼辛,性质寒凉,主入肺、大肠二经。具有清肺降气之功。因肺与大肠相表里,清肠热、腑热亦清,故马兜铃亦能清肠热。凡肺热,燥热咳嗽痰喘。大肠实热,血痔瘘疮皆可用之。阿胶甘平质粘,入肝补血,入肾滋阴,长于补肝血,滋肾阴,润肺燥,还具滋阴降火止血之效。二药伍用,一清一润,补清并施,既能滋阴润燥,又可清热止咳。主治肺肾阴虚之咳喘,吐血。

地榆,清热止血,消痔去痛,地榆苦酸微寒,入肝、大肠二经。具有收敛解毒,凉血止血之功。长于治下焦血热、便血、血痢、痔疮下血等。马兜铃具有清肺降气,清肠消痔之效。二药伍用,相使相助,功效益彰,清热止血,消痔去痛之作用增强。

车前子,车前子甘淡渗利,气寒清热。性专降泄滑利,具有导湿热下行从小便出的特点。下入小肠,能泌清浊,通热闭。上入肺经,能清肺热,化痰浊。入肾经能强肾益肾。马兜铃以清肺降气为其主要特点,但在清肃之中,又具开泄之性,兼有利水消肿之效。二药伍用,相使相助,共奏清热利尿,导热下行之功。

扩展阅读:糯稻根 | 白首乌 | 鹿药 | 单叶蔓荆子 | 首乌藤 | 

相关阅读
马兜铃图谱大全
本类排行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