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4-10-11 13:32来源:普瑞养生网
临床应用:与五味子略同,但止痢、止血的效力胜于五味子。
1、用于止痢。主要取其能收敛止泻,但其抗菌作用也不容忽视。乌梅对久痢(尤其血痢)较为合适,因久痢常会伤阴,出现口渴、咽干,甚至加杂咳嗽等症状,乌梅(用炒乌梅或乌梅炭)在止泻的同时,又能生津止嗽,常配川连、黄芩、茯苓、银花等。
2、用于治消化不良、胸脘痞满,取其有健胃作用。常配山楂、神曲、川朴、砂仁。
3、用于安蛔止痛。对于由蛔虫引起的腹痛,乌梅为常用之药,例如治胆道蛔虫症常用乌梅丸。一般驱蛔虫配槟榔、榧子肉。前人认为虫得酸则安,乌梅味酸涩,故能治由蛔虫引起的腹痛。现代研究未发现乌梅有驱虫作用,但发现乌梅对肠管运动有抑制作用。可能因此而有助于解除肠管和总胆管痉挛,使蛔虫退出胆道。
4、用于止血。不仅能治便血,且子宫出血,表现血虚而口干渴者,亦宜用乌梅炭,配当归、阿胶、白芍等。
5、外用乌梅膏治胼胝、鸡眼。先局部用热水泡软,煎去鸡眼老皮,然后涂药,纱布包扎,24小时换药一次。
使用注意:1、乌梅收敛,故外感、热滞,表邢未散者不宜用。
2、乌梅味酸,胃酸过多者慎用。
用量:3~15g。
处方举例:1、乌梅丸加减:乌梅15g,干姜6g,党参9g,槟榔12g,苦楝根皮12g,使君子15g,木香9g,川椒6g,大黄9g,细辛3g,水煎,每日1剂,二次分服。
2、乌梅膏:乌梅30g,入在盐水(食盐9g溶于50毫升开水中)中浸12~24小时,去核取乌梅肉加醋15毫升,研磨成软膏,局部外用。
注:1、按产地划分;浙江的合溪梅、福建的安吉梅个大,肉存,颜色乌黑,品质最好。广东产者个稍小,肉存,品质亦好。四川产者个小肉薄,带红色,又名红梅,品质稍差。其它地区产品多个小,肉薄,核肉紧结,又名岗梅,品质较次。
2、有此地区以同利植物杏或桃的未成熟果实加工成乌梅样,作乌梅出信。其核扁而不圆或核面光滑无麻坑,肉薄而结,味不甚酸。可作清凉饮料用。药用应注意区分。